50歲後,腦力、肌力、骨質、體力都會開始退化,種種不良習慣還可能加速老化,使晚年生活品質差。吃得健康、吃得營養、容易吞嚥,是維繫身體健康很重要的關鍵。「全家」與董氏基金會合作,推出銀髮族食育專案,透過體驗活動、軟食力菜單,讓長輩吃得下、吃得好,擁有好食慾,提升腦力和肌力。
守護銀髮族「軟食力」專案,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,減少營養不良(SDG2)、降低疾病(SDG3),支持長輩保有進食的樂趣,享受有滋有味的人生!
「老人厭食症」是指晚年食慾下降和或食物攝取減少,一旦進食出現困難,就容易造成營養不良、衰弱、肌少、體重下降等一系列狀況,提高其他各種疾病的發生率,甚至會加速失能、臥床,造成惡性循環,對生活品質、死亡率均產生負面影響。因此保持好食欲、吃健康營養的食物,對於50歲以上的族群來說非常重要。
「全家」與董氏基金會合作,以「無齡世代健康力計畫」,來守護銀髮族軟食力,讓長輩遠離老化厭食,有口福、才幸福!
無齡世代健康力計畫:https://www.nutri.jtf.org.tw/Article/Lists/13
1.咀嚼吞嚥最重要
銀髮族若因為進食量變少而導致體重顯著下降,就算後續有積極的營養介入和治療,改善的效果也有限。而要預防老人厭食症的發生,需要從多方面來著手,家人一定要多觀察長輩的身心狀況,包括是否保持一定的「活動、運動、互動」。
特別是長輩的「進食情況」。若是出現咀嚼吞嚥困難的現象,可以用「好咬好吞安全喝」的飲食,讓其安全地經口進食。若擔心長輩嗆咳,而讓其長期灌食或是只喝流質食物,將使得長輩的咀嚼吞嚥能力加速退化,造成惡性循環。
2.香一點、小一點、濕一點
長輩的味覺、嗅覺隨著年紀而衰退,容易食之無味;利用辛香料、中藥材等天然食材,讓食物增添香味更能引起食慾。此外,長輩唾液分泌減少,較不容易形成食團,利用天然的黏稠劑,如黃豆、蓮藕粉等,讓食物烹煮得濕一點,並善用調理機切片、絞碎等,能幫助吞嚥。
熱量及營養不足易得到「肌少症」,連帶讓身體退化!
大家可以看看「飲食習慣打勾勾」,你做到幾項呢?
好食力自我檢核表下載:https://www.nutri.jtf.org.tw/Article/Info/5033
★111/8/24-111/10/4期間,至全台超過4000間全家店舖,投下零錢捐,支持銀髮族軟食力。
★手機APP捐款:打開「全家」APP點選「我的公益」→點選「捐款做公益」→選擇「董氏基金會」,並填寫捐款資料
掃描捐款
也可手機直接點連結:https://reurl.cc/3YOKl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