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最新消息


「全家」應援永續飲食 三減政策響應世界糧食日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「全家」應援永續飲食 三減政策響應世界糧食日

減少剩食、減少塑膠包裝、減少食品添加物 負碳商店再展四店

APP食品履歷系統「食在購安心」再升級 有機、素食一鍵查詢

 

全球糧食議題受關注,全家便利商店亦長期投入食品安全領域並致力降低剩食。「全家」身為最貼近消費者的場域,積極運用通路力量展現社會價值,透過「三減政策」響應1016日「世界糧食日」,包含「AI鮮食訂購系統」助攻剩食每月減少370公噸、鮮食塑膠包裝年減百公噸、添加物減量四年改革有成75%鮮食品項獲Clean Label潔淨認證,期盼給消費者最佳的永續飲食應援。

 

同時,鑑於現代人注重食品安全、追求簡單透明,「全家」APP新增升級版食品履歷系統「食在購安心」,不僅食品添加物、產地、營養標示輕鬆閱覽,更能一鍵查詢素食、有機等綠色永續飲食資訊,也可依個人飲食需求查詢「不含麩質」、「清真食品」等。

 

「全家」為響應「世界糧食日」,鼓勵更多消費者加入「把剩食吃光光」的行列,會員APP將於1019日起,推出全新集章趣活動,購買友善食光商品即可累計積分,全體會員累計滿1700萬積分,「全家」即會為地球種下1000棵樹。

 

從友善食光、友善地圖到AI精準訂購

「全家」剩食減量最後一塊拼圖到位 每月減少120公噸碳排量

「全家」營業企劃部長柳昭良指出,「全家」持續運用科技助攻剩食減量,並從生產製程、訂購、銷售三路併進對應剩食議題,不僅於2019年領先業界首創「友善食光」機制,透過「時控條碼」的自動變價設定,鮮食到期前7小時打7折;更於2021年因應消費者需求推出「友善地圖」,可即時查詢各店友善食光的商品與數量。今年「AI鮮食訂購系統」正式上線,協助店長以AI大數據預測鮮食銷售量,不僅減少75%的訂購作業時間,亦再協助降低鮮食廢棄數量近1成,科技助攻剩食減量最後一塊拼圖正式到位!「全家」從食品銷售的上中下游著手,積極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-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。

 

根據內部統計,目前「全家」透過友善食光、友善地圖到AI鮮食訂購系統,平均每月減少的剩食達370公噸,依環保署公告的1噸廢棄物產生之碳排量換算,等同於每月為地球減少120公噸碳排量,翻轉產業剩食困境作為,亦讓「全家」獲得最新公布的「2022數位鼎革獎」之ESG特別獎與卓越營運轉型獎。

 

鮮食減塑、輕塑  包材輕量化年減百噸塑膠包裝

Clean Label少添加四年有成 累計逾800項鮮食取得潔淨標章 

「全家」支援永續飲食不僅從減少剩食著手,亦持續致力於降低食品包裝塑膠量與推動食品少添加。今年以來包含義大利麵與截切水果,皆從塑膠上蓋改為平口封膜;雙手捲、部分蔬食產品,也以紙盒取代塑膠盒;涼麵與漢堡亦將包材輕量化, 降低塑膠使用量。總計2022年已減塑超過百噸,未來亦將持續更換麵包塑膠包材、降低塑料量,期能攜手消費者,共同在日常中減塑。

 

另外,「全家」連續4年推動Clean Label食品少添加,不僅成立業界第一個少添加聯盟,更積極推動自有商品Clean Label潔淨標章,透過第三方公證單位的認證,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,目前架上已有75%的鮮食取得潔淨標章,4年以來更累積逾800項鮮食取得認證。

 

支援永續飲食 「食在購安心」全新升級 食品來源APP一鍵查詢

「全家」攜手臺北大學 全台首創負碳便利商店 再展4店

有鑑於現代人注重食品來源、追求簡單透明,「全家」APP新增升級版食品履歷系統「食在購安心」,從首頁就能輕鬆進入系統,查詢營養標示、產地、產品全成分等資訊,為支援綠色飲食,本次升級更增加「少添加」、「有機認證」、「素食」等一鍵查詢功能,也可依個人飲食需求查詢「不含麩質」、「清真食品」等。

同時,「全家」希冀邀請消費者透過日常生活落實永續消費,於2019年即與國立臺北大學(下稱北大)合作推出「負碳便利商店」,為鼓勵更多消費者購買碳標籤商品,預計10月底前再設立4店,累計達6店。

「全家」與北大所規劃的「負碳便利商店」皆設置「負碳商品專區」,專區中的包裝食品,必須先取得環保署核發的「碳足跡標籤」,當消費者購買「負碳商品專區」產品,北大則會進一步透過碳權抵銷的方式,提供消費者碳資產;累計滿10公斤碳資產,就能兌換「全家」折價券10元。至今年9月為止,至「全家」購買負碳商品的會員,已累積超過1噸的碳資產,讓消費者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。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