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全家」身為零售業,為提供快速、便利的商品與服務,過去的企業文化皆著重SOP與效率。但如何讓員工在完成任務的同時,能同時擁有個人價值與工作成就? 為了打破慣性和組織設計過度細分化的藩籬,讓個體發揮最大價值並獲得擁有感,全家發展了兩種內部創意溝通體制:「董事長、總經理午餐約會」及「全家電力廠」。
「董事長、總經理午餐約會」透過創造橫向、直向的溝通連結,讓員工能面對面與董事長、總經理提問、對話,理解政策背後的目的與策略,並從中更理解全家。
而「全家電力廠」則讓員工在機能、垂直分工的組織設計中可以被釋放出來,有機會發揮工作轄區以外的專長,自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!
午餐約會,來一場上下層的深度對話
從2007年開始至今的「午餐約會」,每月1~2次,會議前每位同仁可提出1~3題問題 。
餐會現場將由董事長、總經理針對問題逐一回答,有些可能是店舖經營層面問題、有些是指導加盟主的管理問題、也會有員工福利相關問題。用輕鬆的餐會,讓董事長、總經理可直接與第一線人員面對面談話,員工能直接向上反映問題,高階主管也能聆聽基層執行業務遇到的挑戰。
全家電力場,先充電,再發電
從2019年開始至今的「全家電力廠」,於特定日子,請所有人員皆放下手邊工作,透過「先充電、再發電」的創意模式,先學習方法論,再讓跨部門之間激盪創意,打破思維框架,創造橫向對話,提出可解決公司問題的任何意見、想法和方案,充分賦權員工與員工之間的交流創造更多火花,並於討論後具體落實。
全家員工的「斜槓效益」,一起讓全家變得更好
員工是公司的重要資產,透過「午餐約會」和「全家電力廠」橫向、直向的創意討論,讓人才不只在限定的崗位工作,也能讓員工在其他興趣中發揮創意、貢獻意見,徹底釋放每位員工的才能,讓公司用人能有「斜槓效益」,而對員工來說,也會獲得歸屬感、成就感。
相關新聞:1500人集體「發電」,拚創意也拚獎金
「全家」的動能,來自夥伴的努力與創新敢變的心。在「全家」,我們以企業文化建制人力政策,並轉化為具體行動方案照顧我們的夥伴。
「人」是企業最關鍵的競爭力,「全家」堅持「自己的人才,自己培育」,透過流通業唯一設立的企業大學、FC學院,以及店舖從業人員的相關訓練,分別對員工、加盟者及店舖從業人員鍛鍊扎實基本功,培育優秀人才。「全家」為激勵員工提升專業,採取雙軌晉升制度,考核職位能力同時也考量專業技能,有專技的員工薪資就會大幅跳升,以激勵員工培養技能、向上升遷,優化「全家」關鍵人才庫。
1998年起,「全家」開始積極參與社會公益,2008年起至今,長期投入資源關懷弱勢兒童與青少年兩大族群,從偏鄉教育到就業定向,「全家」長期和公益團體合作,不僅開放通路平台接受民眾小額捐款,無論是公益零錢捐、物資認購捐、FamiPort小額捐款,「全家」皆善盡通路社會責任,代替每一位捐款人持續追蹤各項計劃進度,並定期在官網上責信公佈後續成效,讓消費者的每一分錢,每一個善念真正落實在需要上。